10,甲收式,乙收式
动作:甲将两手收回垂于体侧,以成并步站立式,乙同时亦将两手收回垂于体侧,以成并步站立式。
注意:以上甲乙二人,相互进退,往返练习,并可左右换势练之,以练左右转换灵便之功,以上大履推手,动作比较复杂,为使学者彻底了解,特再详细说明如下:
(1),此大履推手,在大体上言之,是朋履挤按採列肘靠等八法,但内中含意颇多,其中仍有粘,连绵随,且有进退顾盼定,还有切截错撅诸法,皆寓藏于採列肘靠之中,虽在形迹上未明显表露,然而精通太极拳者观之,在意识形态,神气趋势各方面,仍可一望而知之也。
(2)在甲乙二人接手之后,乙向甲胸部来手进攻时,甲趁乙方之来势,以右手衔其右腕以短突之力往回一带,这个动作谓之採。 ,
(3)在甲方以右手衔其右腕,并同时以左手扶乙方右肘关节,两手同时借乙方之来势往后顺之,往后引之,这个手法谓之履。
(4).如甲方以两手扯乙方右臂,往后去的劲较长,较强,这个手法谓之列,到达终点时,就便往右转身成骑马式,同时以右手衔乙右腕,往怀中一紧,以左臂垂肘以抵乙方右肘关节,往前一抵,这两处同时用力,这个手法可以用撅,或用截、或用错,或用切,视对方来力之情形而定,总之是不外乎想借对方之来力,把对方之臂切断,错断、截断的意思。但这是对最凶恶的敌人用的手法,如是对一般的对手,只可形容意思,不可真用,切记!切记!
(5) 在大履推手动作中,只是往后退步用履这一动作,就含有採履列切截错撅等诸法,然而用时究竟以用何法为是,主要看对方来势情形而定,不可以预先决定。盖对方来力有大有小、有软、有硬、有快慢:有高低、有方向,有部位及面积等等不同,故采取的手法也不一定,总要顺势借力,在不丟不顶中讨消息。并且要手上有灵感、动作敏捷,要动得不先不后、不快不慢,刚刚凑巧。如这样,便可随机应变把人发出,如用力不当,虽力大也难胜人;就算勉强把人发出,也势必拖泥带水,发不干脆。这说明太极拳是尚巧妙,而不尚拙力。然而如何才能用的巧妙,这要看其老师的传授如何而定。
(6),在甲向乙方退身,用採履捌切截错撅等手法之际,乙方趁其退势,跟其动作而进,在初进时谓之随,在正进时有按意,继之有挤意、肘意。在达到终成半马步式时,便谓之靠法。其最要者,是本身有灵机,以便察觉对方之来意,才能不早不迟,刚刚凑巧的採取措施。
(7) 在乙方向甲方当胸进靠时,甲身势往左稍偏,以避其锋,同时以左腕将其右臂沉着,替出右手,向乙方左耳部击去,这个手法谓之扇面掌,也谓之单贯耳。 ‘
(8) 在甲方向乙方用单贯耳时,乙便以右平跟随其来手上起,以迎化之,同时将右脚并于左脚以助其势,此手法谓之迎化。
(9) 此大履推手动作中,含意颇多,学者当细心体会,不断操练,久而久之,方可有所成就,不是短时间即可贯通的。然而有志竟成,要下决心,才能练出特殊的功夫。
(10)此种推手法,本属于太极拳技击方面比较高深的东西,今为了保存祖国的文化遗产,不得不将它写出来,因为若只写其健康身体相疗养疾病方面的效能,不谈技击方面的作用,那就不够全面,且恐日久失传,这与政府发掘民族形式体育,保护先民文化遗产,发扬武术传统这一重要意义,不相符合,不过我知道的还很少,抛砖引玉,有待于各位武术老师共同努力。
六,散手概述
散手之形式身法甚多,其详有待师授,不便一一制图,故只附二图,聊示一斑。
[注意:( 1)此散手练法,要有以上五种推手成熟的身法,方可练习。否则必致胡乱顶撞,非但于功夫无益,且恐将身势练坏。
(2) 此散手打法,是一种无一定方式,无一定作法,各随其便的打法,可以拳脚并用,诸法齐来,毫不限制。此种打法,既可以练手、眼、身法、步法,又可以练心胆精气神,内中有粘连绵随、朋履挤按、採列肘靠,又有切截错撅,以及进退顾盼定,还有拳、掌、肘,腕,肩、腰、胯、膝、脚,尚有头顶、脊背等等用法,以及哼哈呼吸、吞吐含放,抽长採撒、闪战腾挪、起落钻腾等等动作,莫不全备。
(3) 在五官方面之表现,有喜、有怒,有时是和颜悦色,有时是愤怒无比。
(4) 其打法可以半真半假,也可以真打真干,此乃拳术家最后不可缺少的一步功夫。否则一旦遇到真的打斗事情,反而使不出功夫来。
(5) 在动作与形态方面的表现,又有内外之分,属于外者,手眼身势之表现是也。属于内者,喜怒形象是也。有时是笑容可掬,有时是严冷可怕。如功夫高的人对打时,这两种形态神情,常在不知不觉之中表现出来。如打得这样的情形出来,方算好手。
(6) 此散手打法,虽无一定方式,一定着法,然一切动作又莫不合法,而不是胡乱拨挪,因为有五种推手成熟的功夫,就可以随机应变,一牵一动,莫不有法有势也。
(7) 此散手虽是无一定方式,一定着法的对打,然而并无危险,因为既能随机应变,就能掌握轻重,如是友好的对打,手脚不会太重伤人,就算偶尔有所失手,也绝无大的问题。但是若遇真的打斗,生死交关之际,那一出手就能将对方打毁打坏,决不费事。
(8).此散手如能练习成熟,每练必感觉心神愉快,愈是打得紧张,就愈感觉快乐,有一种神清骨爽,说不出来的潇洒味道;这种散手的对打,比有一定方式,一定着法的对打(如各种打对手),兴趣要浓厚得多。
(9) ,此散手对练,可以促进身体健康,可以自卫御敌,也可以增加学者练习的兴趣,但决不是提倡为非斗狠,学者幸勿误会。
(10),此散手对打,如是正宗老师传授,练习有素的,其动作身势,神形态度,表现必非常之优美。如是传授不真不正,纵勤练习,也免不了乖戾失度,或者扭扭捏捏,没有开展大方,从容舒适而自然的神采。
(11) 此散手对打,能培养人机智勇敢的精神,练习成熟,无论在任何情况下,皆能机敏沉着,得心应手,不致怯场。到此境界,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然只要学者有恒,坚持练习,必有贯通之一日。(演练者不束衣者为李雅轩) (吴声远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