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式三十八式太极拳(上)(二)

第五式  斜    行

(1)身体微下蹲,左脚向左前45铲出,身体向左转,重心移于左腿,成左弓步。同时,左掌由顺缠变逆缠,经腹前掠过左膝,即变勾手向上提与肩平,指尖向下,右掌由外而里继续逆缠,屈臂缠经右耳旁,掌心朝右耳,胸向西。

(2),身体微右转,右掌经左手旁由左前向右继续逆缠,与左手分开,接着松右髋。身体微左转,沉肩坠肘,气沉丹田(图22)。

要点:

(1)图19过渡到图20时,注意不婁弯腰,宴保持身体中正,虚领顶劲。

(2)斜行成势(图22)要注意做到外开内合,既要外形开展,又要周身上下合住劲。即右左横合、上下相合,达到支撑八面的身法。左右横合是指两手、两肘,两肩,两髋,两膝,两足相合,上下相合是指上下相合、手与足合、肘与膝合,肩与髋合。

第六式  搂    膝

(1)勾手变掌,双掌上撩,指尖相对,掌心朝外,胸向西北。

(2)随重心下沉,两掌双顺缠,向左胸前合拢,右掌在左前臂旁,两掌心朝上,指尖向前。

(3)身微右转,重心全部移于右腿,随转体提回左腿,脚尖自然下垂,右膝微屈成独立式,同时双掌逆缠向下,两掌心斜朝下,目视指尖方向,胸向西北。

要点:

(1)太极拳动作要求科欲上先下,欲下先上。双手上撩即为欲下先上的引劲过程。

(2)图26为合劲独立式,难度较大,要想达到重心稳定,关键在乎顶劲领起,气沉丹田,周身相合,两掌逆缠时,要注意两手小指。

第七式  前趟拗步

(1)接着左膝微往上提。同时,两掌向右侧以左顺,右逆下缠,胸向西北(图27)。

(2)左脚向前下落,脚跟着地,脚尖斜朝左前,身体左转。同对,左手航缠至胸前,掌心朝右前;右掌顺缠到左腕上,掌心朝左前,两腕交叉,胸向西(图28)。

(3)身体继续左转,重心移于左腿,随转体两掌左逆右顺缠至左掌心朝外,右掌心朝里,右脚,向右前斜方40铲出,重心由左腿移于右腿,身体微左转,两掌双逆缠,掌心朝下。接着,两掌逆缠分向左右展开,两掌心皆朝外,手指向上,胸向西南。

要点:

(1)图27,在左膝上提时,重心微下沉,两手向右侧下缠要与左膝形成对称,以保持身体平衡。

(2)由两掌落于右侧缠至胸前时,要做到内劲不断,两臂交叉时须合住劲,然后分向左右展开,展开时要意注于两掌的拇指上,同时重心微下沉,气沉丹田。

第八式  掩手肱拳

(1)身体右转,重心全部移于右腿。同时,右掌变拳顺缠置于右胁旁,拳心朝上,左掌顺缠,旋转向前置左前方,拾起左腿,胸向西。

(2)身体微下蹲,左腿向左前方35。铲出(图33)。

(3)身体向左转,重心迅速向左移成左弓步,右腿后蹬但微屈勿挺直。同时,右拳急向右前方15。发出,拳心随转朝下,左手速收于左胁旁(图34)。

要点:

(1)图32动作要求,顶劲领起,右膝微屈重心下沉,左膝上提与右膝形成上下对称,气沉丹田,左手与右拳相合。

(2)图34右拳发力是气由丹田发出,重心由右向左移,右腿向后蹬,腰脊速左转将拳发出,使气达于右拳。

第九式  撇身拳

(1)身体往右转,重心继续往左移,左掌变拳逆缠弧形向上行于鼻中线,拳眼朝上,右拳先顺后逆,缠于右膝上方,目视身右侧,胸向西北(图35)。

(2)重心右移,左拳逆缠下行于腰侧,右拳逆缠上行略高于肩,接着重心继续右移,身微左转,同时右拳顺缠外转(图36)。

(3)身体微左转,右拳顺缠由后向前旋转至胸前拳心朝上时,身体向右转,顺缠变逆缠,屈肘转臂于右太阳穴旁,拳心朝外,左拳在左腰侧做极小逆缠圈后,贴于左腰部。同时,裆口更加下沉,左脚尖向里勾,眼视左脚面,胸向北。

要点:

(1)此式要求动作连贯,—气呵成。

(2)此势注意以腰为中轴,右臂就能自然地转折过来,就无顾此失彼之患。

(3)图37要求:右拳,左肘尖、左脚尖三点成一线。

第十式  双推手

(1)双拳变掌向右前方展开,接着身体左转,重心全部移于左腿,随转体两掌左逆,右顺缠,同时提起右腿,胸向西南。

(2)身体微下蹲,右脚向右前方45。铲出,身体微左转,重心于右腿,右掌逆缠于胸前,掌心朝下,左掌逆缠上升略高于肩,掌心朝前。身体向向右转,重心全部移于右腿,两掌逆缠合劲经胸前向右前方10。推出,两招尖略低于下颌,同时左脚尖擦地收于右脚旁,胸向西。

要点:

(1)图38过渡到图39时,注意右髋放松下沉,避免左肩抬上,保持不丢不顶的身法。

(2)图42向前推手时,注意肩不要耸起,要沉肩坠肘,含胸塌腰,放松下沉,气贯指肚。

第二段

第十一式  三换掌

(1),身体微右转,左掌顺缠向前伸,掌心朝上,右掌顺缠向里收至左肘旁,掌心朝左上方。

(2)身体微左转,右掌逆缠向前推,掌心朝前,指尖向左,左掌坐腕向下沉,指尖向上。

(3)身体微右转,左掌由腹前而上逆缠向前推出,掌心朝前,指尖向上,右掌顺缠至左肘下,掌心朝上,指尖向左,胸向西。

要点:

此式注意以身带手,用力在腕,机关在腰。在每一换掌时,注意身法的协调,以使手上气贯通不断。

第十二式  肘底捶

(1)身体微左转,左掌逆缠向下至左髋旁,掌心朝下,指尖向前,右掌逆缠向上与额平,掌心朝外,指尖向左上方(图46)。

(2)身体继续左转,左掌逆缠,由下往后弧形而上略高于头,掌心朝前,指尖向上,右掌顺缠而下,缠至腹前,掌心朝左前方,指尖斜向下(图47)。

(3)身体微右转下蹲,随转体左掌立掌曲肘下沉,掌心朝右,右掌变拳合于左肘下,拳眼朝上。

要点:

图48在左掌立掌屈肘下沉,右掌变拳合于肘下时,左肘有下沉,右拳有微往上托之意,使之形成合劲。

第十三式  倒卷肱

(1)身体微右转,重心微下沉。同时,左掌逆缠向前,右拳变掌,自左肘下逆缠向上合于胸前,掌心斜朝左前方,指尖斜向上。

(2)身往左转,左脚经右踝旁向左后斜方以弧形撤步成右弓步。同时,左掌随左脚逆缠而下至左髋前,掌心朝下,指尖向前,右掌逆缠向前展开,掌心朝前,指尖斜向上,胸向西南(图50)。

(3)身体右转,两掌同时顺缠翻掌,掌心朝上,随转体重心后移,坐实左腿,接着,左掌逆缠至左而上,弧形缠至左颊旁,掌心斜朝右前方,右掌顺缠至胸前,同时收回右腿。

(4)身体右转,右脚经左踝旁向右后斜方以弧形撤步,成左弓步,同时右掌由顺变逆缠,随右腿后撤时缠至右髋旁,掌心朝下,指尖向前,左手逆缠经耳下向前推出,胸向西北。

(5)身体微右转,随又左转,重心右移。同时,右掌逆缠由后向前缠至右颊旁,左掌由逆变顺缠微内收,与右手掌形成合劲,接着,身体左转,左脚经右踝旁向左后斜方,以弧形撤步,成右弓步,同时,左掌逆缠向后至左髋前,右掌逆缠向前推出。这样周而复始连退三步。

要点:

(1)此势是由开而合,又由合而开。开后再合,和而再开。这样特殊的开中寓合,合中寓开的动作是在连续后退中完成的。在连续后退中,并不是一顺溜地后退。根据“进退须有转换”的要求,在两个退步的动作中,夹着一个双开的姿势和内劲的转换。这样才不觉得是一顺溜地后退,而觉得继续运用前后的开劲。同时,有了转换,就成为退中有进,进中有退,退即是进,进退自如,使之成为具有支撑八面的太极拳后进法。倒卷肱为太极拳唯一连续后退的拳式,它要求后退中加着微小的顺、逆、缠丝,并要做得圆转顺随,使无凹凸缺陷之处和内劲中断的缺点。

(2)在往后撤步时,重心要控制在前腿,转体时,将重心移于后腿。

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发邮件至:419017772@qq.com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