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式三十八式太极拳(上)(三)

第十四式  退步压肘

(1)身体向左转,重心由右向左移,左掌逆缠向左后方,掌心朝外,右掌顺缠至胸前,掌心朝上(图54)。

(2)身体向右转,重心向右移,右掌由顺变逆缠屈肘至胸前,掌心朝下,指尖向左,左掌由逆变顺缠,掌心朝上(图56)。

(3)身体左转,重心移左腿,随转体左掌逆缠向里扣,虎口贴于胸前,指尖向下,右掌在右腿上方先顺逆缠一小圈,掌心朝下,指尖斜向下(图56、s7)。

(4)右脚跟提起,脚尖擦地经左躁旁向右后方蹬地震脚,脚尖朝右前方成左弓步。同时,右掌逆缠至胸前与左臂环抱合住,紧接着右肘向右后方发劲,掌心贴于胸下,左掌逆缠向左前方发劲,掌心朝前,指尖向上,胸向西北(图58)。

要点:

(l)图56,57右掌在先顺后逆缠一小圈时,注意沉肩坠肘,要以腰脊旋转带动来完成。

(2)右脚在右后蹬地震脚,右肘向右后发劲和左掌向左前方发劲,三者要同时完成。

第十五式  白蛇吐信

(1)身体微右转,坐实右腿,左脚收回于右脚旁,脚尖点地,右掌顺缠于右腹前,掌心朝左上,指尖向前下方,左掌逆缠屈肘于胸前,掌心朝右,指尖向上(图69)。

(2)身体微下蹲,左脚向左前方30度铲出。接着,重心由右移,成左弓步。同时,左掌逆缠下按至左髋旁,掌心朝下,指尖向前,右掌顺缠经右胸部向前刺出,略高于肩,掌心朝上,指尖向前,胸向西(图60)。

要点:

(1)图59收回左腿时,要注意身体微下蹲,沉肩坠肘,含胸塌腰,使气沉丹田,重心稳定。

(2)图60右手向前刺出。是在身体左转,旋腰转脊的同时进行的,使气从丹田发出,贯到手指,左掌在左髋旁微下按须与右掌对称。同时重心微下沉,左髋放松,右腿后蹬。

第十六式  闪通背

 (1)身体向右转,重心向右移,左脚跟为轴,脚尖里扣。同时,左手小顺缠,缠至左膝旁,掌心朝前,指尖向下,右手逆缠转臂至颌前,掌心朝前,指尖向左,胸向西北(图61)。

(2)身体继续右转,重心全部移乎左腿,以左脚跟为轴,身体迅速向右后转180。右脚以脚前掌贴地随转体向右后扫半圈,即以脚跟蹬地震脚。随转体右手逆缠弧形下按至右髋旁,掌心朝下,指尖向右前方,左掌屈臂上翻经左耳旁向前下劈,掌心朝右,指尖向上,胸转向东(图62,63)。

要点:

(1)图61-63在转体180时,要周身相随,节节贯串,一气呵成。

(2)图63右脚跟落地震脚,与右掌下按,左掌向前下劈时动作要一致。

第十七式  前趟拗步

(1)身体右转,重心全部移予右腿,左脚收回提起。同时,右掌顺缠至右髋后,掌心朝下,指尖斜向右后方,左掌逆缠至右髋前,掌心朝下,指尖斜向右后方(图27)。

以下图解同第七式前趟拗步,惟方向不同。第七式中右脚是向西北斜方迈出,此式右脚是向东南斜方迈出(参看图27-31)。

第十八式  青龙出水

(1)身体微左转,重心右移,左手由掌变拳顺缠屈肘收卷于胸前,拳心向里。同时,右掌顺缠与左臂环抱相合,绷紧脊背,掌心朝左上方(图64)。

(2)身体微左转,裆劲下沉。同时,左拳转臂逆缠,突然由脊背“脱扣”向左前以近腕部的尺骨侧发劲,拳心向后,右手顺缠变逆缠以左手发劲的同样速度收回贴于胸前,同时右肘向右侧发出,胸向东北(图65)。

要点:

(1)陈式太极拳不但两手运用缠丝劲,其实两腿也同时运用。

这一式由于迈步大,裆口宽是腿部表现缠丝劲最明显的例子。腿部缠丝是:某腿上的一只手是顺缠时,该腿一般也随着膝盖外撇顺缠,反之,则膝盖里扣逆缠。从该式图中的姿势来看,两腿好象没有动过,仅看出两臂变换动作,其实腿部也在随着缠丝。

(2)此势称为出水,是因为这一种发劲如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;就是说在向下的半圈终点,带有向上的劲,所以又名之为出水的抖劲。

(8)此式的发劲是一种短距离的击打,在发劲时,注意重心下沉,气沉丹田,蓄而后发,以身带手,左臂与右肘动作一致,形成对称。

第十九式  击地捶

(1)身体微左转,重心微左移,左手由拳变掌,先逆后顺缠至,左膝盖上方,高与肩平,掌心朝外,指尖向上,右掌逆缠置于左胸前,掌心朝左前方,指尖向上,略低于左掌。接着,身体向右转,右脚尖向外摆,重心全部移于右腿,提起左腿,同时两掌随身体右转,左顺右逆缠,右掌缠至右前方,高与耳平,掌心朝外,指尖向上,左掌顺缠至左膝前,掌心朝右前方,胸向东南(图66)。

(2)身体微下蹲,左脚向左前方45。铲出。重心微前移,全脚掌着地,左掌继续顺缠向上,右掌逆缠向下(图67)。接着,两掌变拳,身微右转,左拳顺缠至左腹前,右拳顺缠至右耳旁,拳心朝里,随即身体左转微下蹲,左腿前弓,同时,左拳逆缠屈肘向左上提起,拳心朝下,右拳逆缠向左前下击,拳心朝里(图68)。

要点:

(1)此势的重点,是要在俯伏中达到“尾闾正中神贯顶‘的要求。

(2)在左拳上提,右拳向左脚尖下击时,注意侧身顺膀。

(3)图67-68身体左转前,“两掌变拳,身体先右转,是欲前先后之意。

关于图解的几点说明

1,图解中动作方向以人体的前,后,左、右为准。面对读者的方向为前,为北,背向读者的方向为后,为南;身体右侧为右,为东,身体左侧为左,为西。

2.凡动作较简单,用文字能够说明的,即不再在图中表示,可参看文字和后一图就能明了,另外与前面某一式相同拳式的分解图,就不再另外置图。

3,所有图中的箭头,均表示由本图过渡到下一图的动作趋向,凡动作较简单、用文字可以说明的,即不再在图中表示其动作趋向。带有实线的箭头表示右手或右脚的动作趋向,带有虚线的箭头表示左手或左足的动作趋向。

4.在图解中所说的逆缠或顺缠,是以掌心由外向内转,小指领先为顺缠,掌心由内向外转,以大指领先的为逆缠。但都是在动作自然协调一动全动的要求下进行的。动作时,掌心由内往外翻,或由外往内翻。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,表现在下肢,是旋踝转腿,表现在身躯是旋腰转脊。三者结合起来,形成一条根在脚,主宰于腰而行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,决不可只在手上翻转,而不与身体配合。

5.陈式太极拳对眼的要求是,两眼平视向前,在做一般动作时,眼神都是和主要手运行一致,不可旁视。例如,懒扎衣,右手为主,青龙出水,左手为主,类似这些容易配合和从图中能看清楚的,在图解中,就不再逐势对眼神作文字介绍了。

6。图解中的左,右弓步,都要求松腰髋,屈膝圆裆,哪条腿是虚,并非全然无力,哪条腿是实,并非完全站稳。

7,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,都以预备式的要求为标准,做任何动作时都必须注意到。

8.陈式太级拳是用意练意的拳,也是行气练气的拳,但练拳时,要“以心行气”,心为发令者,气为奉今而行的“传旗”,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拙力,先意而后动形,这是始终都应该注意的.所以图解中就不再介绍逐势对意识的要求。

9,对一些背向、侧向动作,有正面图,以便对照。

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发邮件至:419017772@qq.com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